NEWS
紧密跟随国家产业指导及技术发展
弱电猫 搭设脚手架或使用梯子时未固定(如在光滑地面作业),如何避免倾倒?
发布时间:2025-07-07 浏览数:0

文章头.jpg

搭设脚手架或使用梯子时未固定(如在光滑地面作业),如何避免倾倒?

image.png

在建筑施工、装修装饰、设备检修等诸多领域,脚手架和梯子是作业人员登高作业的重要工具。然而,当在光滑地面等特殊环境下,搭设脚手架或使用梯子时若未进行有效固定,极易发生倾倒事故,严重威胁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据统计,因脚手架和梯子倾倒引发的高处坠落事故在建筑施工事故中占比颇高。如何在这类复杂条件下避免倾倒,成为保障作业安全的关键课题。本文将深入探讨其原理、方法与规范,为安全作业提供全面指引。

未固定导致倾倒的原因剖析

脚手架和梯子在光滑地面未固定时发生倾倒,背后涉及复杂的力学原理与实际操作因素。从力学角度看,物体的稳定性取决于其重心位置与支撑面大小。当脚手架或梯子搭建在光滑地面上,未采取固定措施时,一旦作业人员在其上移动、施力,或遭遇外力干扰(如风吹),整体重心就会偏移。若重心超出支撑面边界,物体的重力作用线无法通过支撑面,便会产生倾覆力矩,进而导致脚手架或梯子倾倒。

以常见的单梯为例,假设梯子高度为 3 米,作业人员站在距离梯顶 0.5 米处作业,若梯子底部未固定且地面光滑,当作业人员向一侧倾斜施力时,重心偏移可能使梯子失去平衡。而脚手架结构更为复杂,多由立杆、横杆、斜杆等组成,若立杆底部与光滑地面接触不牢,在施工荷载、风荷载等作用下,各部件受力不均,极易引发整体结构失稳。​

从实际操作层面分析,未固定主要源于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对光滑地面作业的危险性认识不足;部分施工单位为追求施工进度,简化固定流程;此外,缺乏合适的固定材料和正确的固定方法,也是导致脚手架和梯子无法有效固定的重要原因。

脚手架避免倾倒的有效措施

基础处理与加固

在光滑地面搭设脚手架前,对基础进行处理是增强稳定性的首要步骤。对于混凝土、瓷砖等光滑硬质地面,可使用膨胀螺栓将脚手架底座与地面固定。具体操作时,先根据脚手架立杆位置确定打孔点,使用电钻钻孔后插入膨胀螺栓,将底座套入螺栓并拧紧螺母,使底座与地面紧密连接。这种方式能有效限制脚手架水平位移,增强抗倾覆能力。

若地面无法打孔,可采用垫板辅助固定。垫板应选用厚度不小于 50mm、长度不小于 2 跨的木质垫板或钢板,铺设在脚手架立杆底部,增大立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分散荷载,降低地面压强,减少脚手架滑动的可能性。同时,垫板需放置平稳,避免出现倾斜或悬空现象。​

结构连接与支撑加强

合理设置连墙件是防止脚手架倾倒的关键措施。连墙件应采用刚性连接,将脚手架与建筑结构可靠连接,每道连墙件覆盖面积不宜大于规范要求,通常在高度 24m 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高度 24m 及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连墙件的设置应靠近主节点,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 300mm,以确保脚手架在受力时能及时将荷载传递到建筑结构上,增强整体稳定性。​

此外,设置剪刀撑和斜撑能有效提高脚手架的空间刚度和整体稳定性。剪刀撑应在脚手架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 45° - 60° 之间,通过剪刀撑和斜撑的布置,使脚手架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抵抗水平荷载和防止架体变形、倾倒。​

规范搭设与验收管理

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搭设脚手架是避免倾倒的基础保障。搭设过程中,立杆间距、横杆步距等参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随意更改。立杆应垂直于地面,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规定范围;横杆应水平设置,两端与立杆可靠连接。同时,作业人员需持证上岗,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脚手架搭设流程和安全要求。

脚手架搭设完成后,必须进行严格验收。验收人员应依据相关规范和设计方案,对脚手架的基础、连墙件、剪刀撑、脚手板铺设等项目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只有验收合格的脚手架方可投入使用,使用过程中还需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梯子避免倾倒的实用方法

选择合适的梯子与防滑措施

根据作业需求选择合适类型和规格的梯子至关重要。对于光滑地面作业,宜选用带有防滑脚垫的梯子。防滑脚垫通常由橡胶等防滑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能增大梯子底部与地面的摩擦力,防止梯子滑动。在使用前,需检查防滑脚垫是否完好,如有破损应及时更换。

此外,还可使用防滑垫板辅助。将防滑垫板放置在梯子底部,垫板表面应粗糙,增加与地面和梯子的摩擦力。垫板的尺寸应略大于梯子底部,确保梯子稳定放置。对于高度较高的作业,可选择带有固定装置的多功能梯子,如伸缩梯、关节梯等,这些梯子可通过调节结构适应不同作业场景,并能通过自带的固定部件增强稳定性。

正确使用与固定技巧

使用梯子时,应确保梯子与地面保持合适的角度,一般为 75° 左右,可通过 “一脚之距” 原则来简单判断:梯子底部距离墙面的距离约为梯子工作长度的四分之一。作业人员在梯子上移动时,应保持重心在梯子中心,避免大幅度晃动或单侧施力。​

为进一步固定梯子,可采用绳索牵引的方式。将绳索一端系在梯子上部合适位置,另一端固定在牢固的物体上,如建筑结构、地锚等。固定时需确保绳索拉紧,能有效限制梯子倾倒。在多人作业场景下,可安排专人扶住梯子底部,保持梯子稳定,但扶梯子人员需注意自身安全,避免被掉落物品砸伤。

日常检查与维护

定期对梯子进行检查和维护,能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检查内容包括梯子的结构完整性,如梯梁、踏板是否有裂缝、变形;连接部件是否松动;防滑脚垫是否磨损等。若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进行修复或更换。同时,梯子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受潮、腐蚀,影响其强度和稳定性。

结语

在光滑地面搭设脚手架或使用梯子时,未固定引发的倾倒风险不容忽视。通过深入了解倾倒原因,采取科学有效的基础处理、结构加固、正确使用等措施,结合严格的规范管理和日常维护,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倾倒事故发生的概率。安全无小事,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作业人员,都应将安全放在首位,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操作规程,为高空作业筑牢安全防线,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只有每一个环节都做到细致入微、万无一失,才能真正实现安全施工、平安作业。

公众号加群.png


服务热线:

13135131305

地址:长沙市雨花区东塘瑞府2楼(总部) 株洲市天元区康桥美郡11栋(分公司)
邮箱:rdm@ruodianmao.com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南弱电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0021149号-1  湘ICP备20200211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