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紧密跟随国家产业指导及技术发展
弱电猫 你要知道的4个机房除尘小技巧
发布时间:2025-03-21 浏览数:16

文章头.jpg

你要知道的 4 个机房除尘小技巧​

在机房运行过程中,灰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 “隐形杀手”。过多的灰尘不仅会影响设备的散热,降低设备性能,还可能引发短路等严重故障,进而影响机房的正常运转。因此,掌握有效的机房除尘技巧至关重要。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4 个行之有效的机房除尘小技巧。​

技巧一:合理选用除尘工具

专业吸尘器

机房除尘首选专业的防静电吸尘器。这类吸尘器能够有效避免在吸尘过程中产生静电,防止静电对机房内精密设备造成损害。在选择吸尘器时,要注意其吸力大小和过滤系统。一般来说,吸力应根据机房面积和灰尘积累程度进行选择,对于面积较大且灰尘较多的机房,应选择吸力强劲的吸尘器。同时,过滤系统也至关重要,高效的过滤系统能够捕获微小颗粒灰尘,防止二次污染。例如,采用 HEPA(高效空气过滤器)滤网的吸尘器,能够过滤掉 99.97% 以上的 0.3 微米及更小的灰尘颗粒,确保排出的空气清洁无污染。此外,吸尘器的配件也应齐全,配备不同形状的吸头,以便能够深入设备缝隙、角落等难以触及的地方进行吸尘。​

防静电毛刷

防静电毛刷是清理设备表面和缝隙灰尘的得力工具。其刷毛柔软且具有防静电性能,不会刮伤设备表面,同时能有效吸附灰尘。在使用毛刷时,要注意顺着设备的纹理方向轻轻刷洗,避免用力过猛导致设备损坏。对于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的散热孔和通风口,可用毛刷仔细清理,去除堆积的灰尘,确保设备通风顺畅,散热良好。例如,在清理服务器主板上的灰尘时,使用防静电毛刷可以精准地清理掉各个元器件之间的灰尘,而不会对主板造成任何损伤。

干净柔软的擦拭布

干净柔软的擦拭布用于擦拭设备表面的灰尘。应选择不掉毛、防静电的擦拭布,如超细纤维材质的擦拭布。在使用前,要确保擦拭布干净整洁,避免因擦拭布本身携带灰尘而对设备造成二次污染。擦拭时,动作要轻柔,从设备的一端缓慢向另一端擦拭,对于显示屏等较为敏感的部位,更要格外小心。例如,在擦拭机房监控设备的显示屏时,用湿润的超细纤维擦拭布轻轻擦拭,既能去除灰尘,又不会留下划痕,保证显示屏的清晰度。

技巧二:制定科学的清洁流程

关闭设备电源

在进行机房除尘前,务必关闭相关设备的电源。这不仅是为了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更是防止在除尘过程中因静电或灰尘进入设备内部而引发短路等故障。在关闭电源后,还应等待一段时间,让设备内部的电容等元件充分放电,避免残留电荷对设备造成损害。例如,对于大型服务器设备,关闭电源后至少等待 5 - 10 分钟再进行后续操作。​

从高处到低处依次清理

机房内设备众多,布局复杂,遵循从高处到低处的顺序进行清理能够避免灰尘再次落下污染已清洁的区域。首先清理天花板、通风管道等高处的灰尘,可以使用加长杆的吸尘吸头或防静电毛刷进行操作。接着清理机柜顶部、设备表面的灰尘,然后逐步向下清理机柜内部的设备、线缆以及地面。在清理过程中,要注意对不同区域的灰尘进行收集和处理,避免灰尘飞扬扩散。

重点部位重点清理

机房中的一些关键部位,如设备的散热风扇、通风口、电源模块等,是灰尘容易积聚且对设备运行影响较大的地方,需要重点清理。对于散热风扇,可将其拆卸下来,用毛刷仔细清理叶片上的灰尘,再用吸尘器吸除风扇外壳内部的灰尘,确保风扇运转顺畅,散热效率不受影响。通风口和电源模块的清理同样重要,这些部位的灰尘积聚可能导致通风不畅、散热不良以及电源故障等问题。例如,定期清理交换机的通风口,能够有效降低设备温度,提高其运行稳定性。

image.png

技巧三:控制机房环境

调节温湿度

适宜的温湿度环境有助于减少灰尘的产生和积聚。一般来说,机房的温度应控制在 22℃ - 24℃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 40% - 60%。温度过高会使设备内部的塑料、橡胶等材质老化,产生碎屑,增加灰尘来源;湿度过低则容易产生静电,吸附灰尘。通过安装空调系统和湿度调节设备,实时监测和调节机房的温湿度,能够为设备创造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减少灰尘对设备的影响。​

加强空气过滤

在机房的通风系统中安装高效的空气过滤器是减少室外灰尘进入机房的重要措施。空气过滤器能够过滤掉空气中的灰尘颗粒,提高机房内空气的清洁度。根据机房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过滤器级别,如 G4、F5 等初效、中效过滤器,对于对空气质量要求较高的机房,还可安装高效的 HEPA 过滤器。同时,要定期更换过滤器,一般每 3 - 6 个月更换一次,以确保其过滤效果。例如,在雾霾天气较多的地区,机房更应加强空气过滤措施,增加过滤器的更换频率。​

保持机房封闭性

尽量保持机房的封闭性,减少人员和物品的进出频率,避免外界灰尘被带入机房。机房的门窗应采用密封性好的材料,在人员进出时,要及时关闭门窗。对于需要进入机房的人员,应更换专用的防尘工作服和鞋子,避免将身上的灰尘带入机房。对于进入机房的设备和物品,也应进行清洁处理,去除表面的灰尘后再进入机房。例如,在机房门口设置风淋室,人员和物品经过风淋室吹淋后,能够有效去除表面的灰尘,减少机房内灰尘的来源。

技巧四:建立定期除尘制度

确定除尘周期

根据机房的实际使用情况和灰尘积累速度,确定合理的除尘周期。一般来说,对于使用频繁、灰尘较多的机房,建议每周进行一次小型除尘,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深度除尘;对于使用频率较低、环境相对清洁的机房,可适当延长除尘周期,但也不应超过两个月进行一次全面除尘。例如,互联网数据中心等大型机房,由于设备运行负荷大,灰尘产生速度快,每周进行一次小型除尘能够及时清理设备表面的灰尘,保证设备正常散热;而一些企业内部的小型机房,若环境较为清洁,可每两个月进行一次全面除尘,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记录除尘情况

建立详细的除尘记录档案,记录每次除尘的时间、人员、使用的工具以及发现的问题等信息。通过对除尘记录的分析,可以了解机房灰尘的积累规律,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潜在问题,如某个区域灰尘异常增多,可能意味着该区域存在设备故障或通风不良等情况。同时,除尘记录也有助于对除尘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不断优化除尘流程和方法。例如,通过对比不同时间段的除尘记录,发现某个季度机房灰尘积累速度加快,可进一步检查通风系统是否正常运行,是否需要增加除尘频率或改进除尘措施。

培训与监督

对参与机房除尘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掌握正确的除尘方法和技巧,了解机房设备的特点和注意事项,避免在除尘过程中对设备造成损坏。同时,要加强对除尘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除尘工作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标准进行。定期对除尘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估,对于不达标的情况,及时要求整改。例如,组织机房维护人员参加专业的除尘培训课程,邀请专家讲解机房设备的维护知识和除尘技巧,提高人员的专业水平;建立监督机制,由专人对每次除尘工作进行检查,确保除尘工作质量。

机房除尘工作是保障机房设备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选用除尘工具、制定科学的清洁流程、控制机房环境以及建立定期除尘制度这 4 个小技巧,能够有效减少机房内的灰尘积聚,为机房设备创造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确保机房的正常高效运转。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机房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技巧,并不断总结经验,优化除尘工作,为机房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公众号加群.png

服务热线:

13135131305

地址:长沙市雨花区东塘瑞府2楼(总部) 株洲市天元区康桥美郡11栋(分公司)
邮箱:rdm@ruodianmao.com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南弱电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0021149号-1  湘ICP备20200211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