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探讨了人脸识别技术(即“刷脸”)的广泛应用及其带来的隐私风险,并详细阐述了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免受侵害。文章首先分析了人脸识别技术的安全隐患,包括人脸数据滥采滥用、AI换脸冒用身份、人员关系深度挖掘等。接着,提出了从个人层面、制度层面和管理层面加强隐私保护的措施,如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技术防护等。最后,强调了人脸识别技术合法、合理、安全使用的重要性,以实现技术发展与权利保护的平衡。
在数字化时代,人脸识别技术以其高效、便捷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金融支付、交通出行等多个领域。然而,随着“刷脸”技术的普及,其带来的隐私风险也日益凸显。那么,“刷脸”真的安全吗?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一问题,并提供实用的隐私保护措施。
1. 人脸数据滥采滥用
人脸识别技术不受环境限制,仅需视频监控和配套网络设备,人脸信息便可在不知不觉中被记录和使用。近年来,因人脸信息滥用引起的侵犯隐私权、肖像权案例频发。不法分子利用人脸信息构建个体“专属画像”,实施精准营销或“商业杀熟”;有的公开售卖违规抓取的人脸数据,甚至有人对人脸数据管理不严,导致用户换脸视频在网上公开访问和下载。
2. AI换脸冒用身份
利用“AI换脸技术”,不法分子可以轻易生成动态视频,通过人脸识别系统的信任机制。仅需一张静态半身照,通过技术将人物依照输入的指令做出眨眼、张嘴、皱眉等动作,即可骗取人脸识别“信任”。近年来,“骗脸”事件频发,如儿童用母亲照片成功解锁智能音箱、手机App将用户证件照片换脸发布等。
3. 人员关系深度挖掘
对多源取证的人脸数据进行关联性分析,可以轻易重构特定目标的“关系网”。据报道,某AI公司发明的人脸识别应用程序,使用者只需上传一个人的完整面部照片,就能搜索出此人在网络上的姓名、家庭住址、任职经历等关联信息。这种深度挖掘技术严重威胁个人隐私安全。
1. 个人层面
(1) 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公民个人应高度警惕任何收集生物信息的场景,不随意提供包含个人面部、指纹等信息的照片。
(2) 谨慎使用人脸识别:对索要人脸识别的App或小程序,应阅读了解授权采集生物信息的合同条款;及时注销或删除包含人脸信息的弃用账号,非必要场景拒绝强制人脸识别。
(3) 加强自我防护:访问认证尽量选择人脸识别与账号或密码保护搭配的方式,提高认证权限和复杂程度。
2. 制度层面
(1) 完善法律法规:保护人脸信息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应坚持法治思维,从刑事、民事、行政多维度治理,依据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综合规制。
(2) 细化管理制度:细化人脸信息采集、处理、运用、管理制度,规范硬件设备设计、生产、销售标准,出台软件程序对人脸信息采集范围、识别场景、数据保存期限等规则。
(3) 健全生物信息安全机制:完善人脸信息行业资质及认证权限,规范保密条款和隐私政策,拓宽法律维权途径。
3. 管理层面
(1) 加强技术防护:在人脸信息的收集、传输、存储和使用的全过程中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建立完善的数据保护机制。
(2) 应对“深度伪造”挑战:积极开发或采用先进的图像真实性验证技术,提高人脸识别系统对伪造面部的识别能力。
(3) 强化技术治理水平:提高人脸识别技术使用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推进开发标准化的API接口以及采用安全的数据交换协议。
人脸识别技术的滥用风险不容忽视,但也不能因噎废食。在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时,应坚持合法、合理、安全的原则,实现技术发展与权利保护的平衡。
1. 合法使用:在实现同等目标时,如存在其他可行的非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方案,应优先考虑替代方案,防止人脸识别技术的泛滥和异化。
2. 合理使用:明确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场景和范围,避免过度采集和滥用人脸信息。
3. 安全使用:加强技术防护和安全管理,确保人脸信息在采集、传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人脸识别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隐私风险。只有从个人、制度和管理三个层面共同发力,才能有效保护个人隐私免受侵害。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刷脸”技术真正服务于提升社会生产效率和便利公众生活质量的目标,实现技术发展与权利保护的和谐共生。